
兩位來自加拿大的女孩透過網路聯繫說想加盟,特別飛到台灣簽約與受訓。
為了海外第一家加盟店,Ting便揹著珍珠機和封口機,一個人飛往加拿大去實地勘查,
第一次一個人前往歐美國家,心中充滿不安與恐懼,在西雅圖轉機時Ting還因為溝通不良,被帶到小房間盤查,
幸好海關只是確認有沒有攜帶肉品,最後順利搭上飛機。
到一個地方就必須先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與地理環境,才有辦法掌握事情的全貌,
但總是事與願違,實際到加拿大還是遇到很多問題,
例如:歐美社會規章制度很繁瑣、工人很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,下午都一定要喝下午茶,
實際施工的時數很少,最終店面從零開始裝修大約1~2隔月時間才裝修完成。
位於加拿大的第一家加盟店終於正式開幕,精緻的店裝、獨立ㄇ字型商場,門口還能停汽車,
但是一整天卻販售十杯不到,於是Ting開始去找原因,實際到商場旁的店鋪發試喝後,發現加拿大有開車到飲料店的習慣,
於是開始加強座位區並延長開店時間到早上兩點,就這樣花了三個月的時間,
從一週不到一百杯,到一天能賣百杯以上,
利用不同時間的經營,讓品牌突出,打開口碑,
跨國的第一步也讓Ting了解海外拓展需要照顧的面向更廣,
有進出口關稅、食品安全和法規等問題,
為了產品有更好的美感在設計上也需要重新包裝。
接二連三的展店
讓「THE ALLEY鹿角巷」聲勢打響全球
也因此擁有許多海外的加盟經驗,提到印象最深刻的經驗,
Ting表示在馬來西亞與日本,因為珍珠奶茶在馬來西亞曾經紅過、又沒落過,
為能成功打開這一個市場,Ting決定親自上戰場,
馬來西亞第一間「THE ALLEY鹿角巷」是獨立店面,店鋪裝潢精美,

但是開幕第一二週都沒人,研究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後,
發現有很類似台灣夜市的媽媽檔,
- MAMAKA -

媽媽檔是一種圓桌吃飯的文化,
Ting便善用這樣的文化特性,延長營業時間,
養成一種茶飲文化習慣
塑造出「晚上不知道去哪嗎?那可以去鹿角巷。」的時空連結,
擺上桌椅,奶茶店搖身一變成為晚上年輕人歡聚的首選。
日本的成功經驗則是靠時間累積,
因為日本人沒有邊走邊吃或邊走邊喝的習慣,為了將台灣這種帶著走、站著喝的茶飲文化帶到日本,
「THE ALLEY鹿角巷」到日本開業前三個月是使用「小鹿餐車」的形式,

後來也才有2019年的珍珠黑金熱潮,人手一杯的珍奶現象,
更有媒體報導買一杯「THE ALLEY鹿角巷」珍奶需要排至少6小時,

從餐飲外觀到店面裝潢、音樂,都經過精心設計,
也因此征服女孩們的心,就算一手飲料、一手滑手機,也不失優雅。


先天下之憂而憂,所有人都看到當老闆的樂,但很難看到老闆的憂。
尤其是需要經營一間跨國企業,公司興亡不再是一國一地一城一店之事,也不再是一個人的事。
跨國企業的企業主需要肩負的是數以萬計家庭的生計,
品牌如何維持下去,用策略創造話題,炒市場熱度,是每天必須思考的事情。
Ting提到在新冠肺炎COVID-19出現前,有一項投資找上門,
正是一線韓劇「THE KING:永遠的君主」的金編劇,看準「THE ALLEY鹿角巷」的場地和飲料特色,特別提議嘗試合作;

韓國門市在韓劇《THE KING:永遠的君主》露出一景
由於韓國的民族性很強,很少會認同國外品牌,這也讓Ting果斷出手,
果不其然,將鹿角巷完全融入劇情,與劇中角色生活息息相關,
讓「THE ALLEY鹿角巷」在去年疫情最嚴重的四月至六月間,
因「THE KING:永遠的君主」上映,
守住全球的門店,帶動周邊商品透過線上通路,
將隨手杯、茶包、罐裝飲品進入消費者生活中,

真正落實所謂鹿角巷的「生活美學」,生活裡的小細節無不是美。
「THE ALLEY鹿角巷」現已是國際化的茶飲品牌,
事業版圖涵蓋四大洲,全球擁有超過400間門市,
Ting表示未來除了穩固四大洲國際化市場之外,未來將投入開發潛在消費力強,對於茶飲接受度高的地區,
營運模式也會延伸出線上電商平臺,跟進大眾的消費習慣求新求變,
致力將線上平臺與線下實體門店整合、串聯。
並秉持「創造美學」的精神,一步步穩紮穩打造餐飲王國,
創造「對生活美好的想像」,
將「美學文化、新式茶飲文化」傳遞到全世界。
【THE ALLEY鹿角巷 全球執行長Ting小檔案】

Facebook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1520718518
Instagram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iuting920/

請訂閱鹿角誌Online Mag. 隨時關注最新文章~

